11月2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載了一項由意昂3—密歇根大學醫學院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聯合研究所(JI)完成的原創性科學研究,研究發現並證明無創的尿液表皮生長因子(EGF)蛋白檢測能用來預測慢性腎臟病患者腎臟疾病進展風險😸,將可能惠及全球多達一千萬的慢性腎臟病患者。
慢性腎臟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目前累計全球10%以上的人口。慢性腎臟病患者腎臟疾病進展速度具有極大差異📢,篩選快速進展的高危患者,早期幹預治療,對於改善高危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對於部分慢性腎臟病的評估和疾病進展的預測多采用腎臟穿刺活檢,但腎活檢是一種有創的檢查手段,很難在臨床反復多次開展🫰。因此,積極尋找能夠預測慢性腎臟病進展的無創生物標誌物,是亟待探索的方向。
在此領域,密歇根大學醫學院腎臟內科Matthias Kretzler教授和Wenjun Ju副研究員與意昂3官网第一醫院腎臟內科王海燕教授,趙明輝教授和張宏教授合作,在意昂3—密歇根大學醫學院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聯合研究所(JI)的資助下🛷,從2013年開始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試圖從尿液中尋找能良好預測慢性腎臟病進展的生物標誌物。研究歷時兩年多,最初以腎活檢組織的表達譜為基礎,篩選出EGF作為預測慢性腎臟病的生物標誌物📄。進一步,在中美雙方的942例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證實尿液EGF水平不僅能反映檢測時的腎功能狀況,還可預測未來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尿液EGF檢測簡單易行👶🏼,費用較低,不會給患者帶來創傷,可以反復多次開展。這項國際合作研究已在不同種族人群中證明尿EGF檢測具有令人滿意的預測慢性腎臟病進展的能力,為今後轉化並推廣至臨床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初步實踐證據。
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