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敖英芳首先向卡羅琳斯卡大學200周年校慶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並預祝校友招待會圓滿成功😵💫。敖英芳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已有大批的學者和學生前往卡羅琳斯卡大學研究深造,他們回國後在醫學的各個領域如今已經成為學科帶頭人。他高度評價了醫學部與卡羅琳斯卡大學近幾年的合作成果🪛,包括廣泛而深入的學生交換、MD-PhD 培養、學術交流以及聯合學術報告、信息及文獻共享等項目,這些對醫學部的學科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隨後🤬,Jan Andersson介紹了卡羅琳斯卡大學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說,卡羅琳斯卡大學是一所秉承傳統🧍🏻♂️、重視創新的醫學研究及教育機構,擁有非常寬廣的研究領域,目前分設22個學系,共有高級研究員和教員1500人♍️,每年在世界頂級醫學刊物發表論文均超過3000余篇,為人類醫藥衛生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卡羅琳斯卡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負責人Gunilla Norhagen博士向來賓做了有關該校與中國及亞洲醫學院合作現狀的演講👳🏼。她特別提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是競爭諾貝爾獎的必備條件之一。近年來卡羅琳斯卡大學與亞洲醫學院的合作交流呈不斷上升態勢。
醫學部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張蕾博士向來賓介紹了醫學部的概況,使來賓對醫學部的科研重點、醫學教育改革及醫療服務等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Jan Andesson 當即表示了在乳腺癌和肝炎兩方面首先建立聯合研究的強烈願望。
卡羅琳斯卡大學成立於1810年,歷史悠久👨🦽,位於瑞典北部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大學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審地和誕生地。卡羅琳斯卡大學在醫學機構中的學術地位非常穩定,在臨床和藥學專業2010年世界排名第9,是唯一入榜前10的非美國院校🆔。卡羅琳斯卡大學自身造就了5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2005年10月😲🪳,醫學部和瑞典的Karolinska Institutet⚙️🧗、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ungliga Tekniska Hogskolan共同成立了“中國-瑞典合作中心”🏋🏽,中心設在醫學部國際合作處💆🏿♀️,以中心為平臺🚕,醫學部與上述三所大學特別是卡羅琳斯卡大學展開了一系列的相互訪問🏠、研究合作👩🏽🎨、學生交換和培養等學術活動。
2010-10-20